2013年5月5日星期日

平和縣溪頭正興小學學生的艱難求學路

平和縣溪頭正興小學學生的艱難求學路

“路不好走,修路短期內又修不好,為溪頭住宿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我們盡量讓他們住宿。”曾春生說。 但學校住宿條件很簡陋,教學樓旁邊的兩層樓,下面一層用作食堂和澡堂,二層4間房則是學生宿舍。每間宿舍20平方米左右,要擠進30多個學生。沒有曬衣服的空間,孩子們把衣服、褲子層層疊疊鋪在門口的欄杆上,碰到雨天,十天半個月都干不了。

洗澡是在衛生間裡,整個學校只有兩個衛生間。孩子們提著半人高的大水桶,吃完飯後就開始排隊洗澡。排得較後的孩子,洗澡時桶裡的熱水早涼了。 “說到底,還是沒有資金。”看著孩子們受苦,曾春生心裡不好受。今年11月,平和縣委宣傳部撥款3萬元,用於學校購買熱水器等事宜,縣教育局也撥款2萬多元用於小學的道路拓寬及校舍建設。另外,福建日報工會捐贈了1萬元用於困難學生的生活補助。“這些錢,對我們幫助很大,但還遠遠解決不了學校的困難。”曾春生說,由於教學質量好,生源連年增加,建設新校舍勢在必行。然而,要拓寬學校面積,就涉及到向周邊農民征地、賠償果樹錢等問題,目前學校已經欠款十幾萬元。 “校舍地基打下去了,但後面的建設溪頭民宿,處處都需要錢。”曾春生憂心忡忡。 “連路都沒有,不敢奢望校車”

“那麼狹窄的路,只能過摩托車,孩子們坐上去,一路顛簸。村民們習慣了,車速還特別快,我只能一再勸他們小心些,畢竟孩子的安全最重要。”曾春生無奈地說。 有些孩子的父母在縣城打工,孩子平時住宿在學校,周末就要搭小巴車回家。崎嶺鄉每天只有一輛小巴車到縣城,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沒有人知道它是否會超載。曾春生只能在可控的環節反復叮囑,“每周我都會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孩子到了縣城一定要親自去接”。 事實上,宿舍和道路的問題一天不解決,學生們的安全始終有許多隱患。甘肅校車事故後,當地有人問曾春生:“你們學校有校車嗎?安全情況如何?”曾春生苦笑著回答:“連路都沒有,我們不敢奢望校車的事。目前來說,修路和建宿舍比買校車急迫多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