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准確傳播“國家關鍵話語”
外國人可能會將“Peking Opera”理解爲北京表演的西洋歌劇,不如索性按其讀音譯爲“JINGJU”。
當代中國的“國家關鍵話語”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程中應運而生的,很多具有中國時代特色的、原創的“關鍵詞”,如“四項基本原則”、“發展才是硬道理”、“自主創新”、“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這些新詞彙如果對外表達不暢,我們的社會制度和基本國情就難以被世界理解,我們的文化和政治就傳播不出去——
翻譯是“文化的翻譯”,譯者不僅要精通外語,還要精通外國文化。從對外傳播的角度講,翻譯本身既是語言的溝通,又是文公證化的溝通。我們在對外傳播的時候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國內表達得很清楚的話,翻譯成正確的外語,但外國人依然很難聽得明白,其中的原因正是在于文化的障礙。
文化的障礙來源于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等等文化背景的差異。對于本民族所特有的藝術形式或特産,在翻譯時如果過多地依賴于簡單類比的方式,只是將對方語言中類似的名稱加上一個定語,則往往造成文化含義的缺位或意義傳達的失真,堅持把自己的文化“特産”拿去附會外國的産品,無異于自我貶低,甚至毀壞自己的藝術。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中國有饅頭,而外國有面包,如果在翻譯的時候僅僅進行簡單的類比,將饅頭翻譯成“中國的面包”或“蒸熟的面包”(steamed bread),外國人由之可能會聯想到這是指一日文翻譯種特殊的面包,而想不到中國的用蒸籠蒸出來的饅頭上去。因此,與翻譯社其譯爲“steamed bread”,還不如直接音譯爲“MANTOU”。另一個因爲類比的翻譯方式而將“中國特産”變成“外國貨”的例子是,將京劇譯成“北京歌劇”(Peking Opera)。
多年前中國在巴黎舉辦“中國文化周”的時候,在那裏舉辦了幾場專題報告,包括“中國人眼中的法國”、“中國的建築”、“中國的京劇”等主題,後來有的法國人說,如果不經解釋,他們會將“Peking Opera”理解爲北京表演的《茶花女》、《卡門》或《圖蘭朵》等西洋歌劇。名不正則言不順,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不如索性按其讀音譯爲“JINGJU”。此外,我們對相聲的英文翻譯也是如此,將“相聲”翻譯成“Cross Talk”,不僅不能將這種藝術形式准確地表達出來,而且甚至還存在被誤解的風險——“Cross Talk”還有打電話“串音”的意思!
在這一方面,日本對其特有的藝術形式的翻譯方式就值得我們借鑒。日本獨有的藝術形式“歌舞伎”,日文的發音是“Ka-bu-ki”,其英文翻譯是“Kabuki”。日本還有一種口頭藝術叫“漫才”,日本人也按其讀音英譯爲“Manzai”。當外國人聽到“Kabuki”或“Manzai”的時候,不會因爲聯想而産生誤解,會直接地知道,“哦,是日本文化!”
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有新的“國家關鍵話語”産生。越是社會變革快的國家,越有大量的重要詞彙不斷湧現。“國家關鍵話語”是對外說明中國的關鍵。在對外表達的時候,這些關鍵話語的翻譯尤其重要。
以“自主創新”這個詞爲例,當下我們對“自主創新”的多種翻譯都與中文原意不甚貼切,不同的譯者將“自主創新”譯成“independent innovation”(獨立創新)或“indigenous innovation”(本土創新)或“self-innovation”(自我創新)等,就理解得各有側重。美國一位研究中國的教授提出,independent innovation意味著不與外國人合作的創新,而現代的科技創新是需要國際合作的。2010年,美國國會甚至以中國實行自主創新政策影響了美國産品進入中國市場爲由,要求中國修改這項政策。事實上,中國政府鼓勵中國人進行自主創新,這一政策其實包含了歡迎和謀求與外國合作的內容。而事實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拒絕以各種形式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